新疆網訊(記者李曉青 通訊員陳文亮)7月1日,市疾控中心(市衛生監督所)發布7月防病提示,夏季氣溫持續攀升,各類傳染病與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階段。與此同時,暑期開啟,人員流動顯著增加,旅游出行、親友聚會等活動日益頻繁,疾病傳播風險上升。市民需警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布病和食物中毒等疾病的侵擾,安然度夏。
近期新冠病毒變異株活動仍然存在,暑期人員流動頻繁,傳播風險提升,提醒公眾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乘坐公共交通、進入醫療機構或人員密集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時,建議居家休息,如癥狀加重或持續不緩解,請及時就醫。
4月—7月為手足口病的春夏季感染高峰。該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5歲及以下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提醒有幼兒的家庭,要引導孩子養成飯前便后、外出后勤洗手的好習慣;兒童玩具、餐具和經常接觸到的物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與患病兒童共用餐具、玩具、毛巾和其他個人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如兒童出現發熱、口腔皰疹或手足口皮疹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并讓孩子居家隔離,好好休息,盡快恢復健康。
進入夏季,牛羊等牲畜交易活動頻繁,若不慎接觸未消毒的奶、肉或皮毛,就有感染布魯氏菌病的風險。
專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生鮮奶或未煮熟的牛羊肉,這些食物可能攜帶布魯氏菌,直接食用極易感染。應選擇正規渠道購買乳制品,正規廠家的生產過程有嚴格的衛生標準和檢驗流程,能最大程度保障食品安全,為家人健康把好第一關。
從事家畜養殖、屠宰、加工、販運以及獸醫等職業的人員,在工作中會頻繁接觸家畜,感染風險相對較高。工作時要做好職業防護,戴手套,防止手部皮膚接觸病菌;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含有病菌的氣溶膠。工作結束后,要及時清洗消毒,更換衣物,防止病菌殘留在衣物和身體上,侵入身體。
倘若出現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乏力等癥狀,千萬不能忽視,這些可能是布病的早期表現。應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并詳細告知醫生自己的職業和接觸史,以便醫生準確診斷和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在高溫天氣下,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食源性病菌活躍異常,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讓腸胃“鬧情緒”,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專家提示,預防病從口入,要注意勤洗手,不吃未煮透的食物、未清洗的瓜果、來歷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植物、瓜果和蘑菇等,外出就餐時,應選擇正規、衛生條件良好的餐館。
一旦進食后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就醫,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同時,要保留可疑食物樣本,以便醫生進行檢測,確定食物中毒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7月天氣炎熱,公眾還應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如必須外出,要做好防護措施,如戴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等。外出時間不宜過長,要及時補充水分,可飲用淡鹽水、綠豆湯等防暑飲品,警惕中暑的發生。若出現頭暈、乏力、口渴、多汗等中暑先兆癥狀,應立即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身體降溫,并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
區縣網站 市政府工作部門 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