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科學技術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狠抓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落實落細,把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落實到科技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扎實有效地推動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1. 健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機制,完善重大決策前法律審查制度。一是落實班子成員集體學法制度、重大決策會前學法、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學法制度,營造良好學習宣傳的濃厚氛圍。2024年理論學習中心組共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學習13次,組織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9次,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專題學習4次。二是落實黨政主要領導主要負責人述法制度,提交局主要領導書面述法報告,對法治建設重點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三是認真貫徹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要求。制定《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局貫徹落實“一規劃兩綱要”實施方案》,將法治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局系統法治建設目標,確保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四是落實集體決策等制度。對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項,全部由局黨組集體討論決定,確保了決策的科學、民主、透明。2024年累計召開局黨組會議37次,議題356個。五是制定《烏魯木齊市科技局廉政風險清單》,引導黨員干部堅守底線,始終做法治政府建設的自覺遵守者、忠實踐行者。
2. 深化領導干部學法考法,筑牢依法履職能力基礎。一是督促局系統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法宣在線”、“學習強國”、新疆干部網絡學院等多種形式的網學網考,組織單位干部職工參加全部“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活動17期,不斷增強局系統干部職工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二是加大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力度,在完成政治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學時的基礎上,確保行政執法人員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學時的業務知識培訓,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三是落實領導任前考法制度,做到應考盡考。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和行政決策制度體系,全面提升行政效率
1. 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按照《市科技局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方案》,完善公平競爭內部審查機制,成立公平競爭審查領導小組,嚴格執行文件公平競爭審查流程,積極參與公平競爭審查聯席辦公室組織的專業培訓,提升專業化水平。2024年,我單位起草以市科技局名義印發規范性文件2件,政策性文件4件,按要求完成政府網站公開征求意見,同時征求了烏魯木齊市各區(縣)、相關部門、有代表性的企業意見,組織專家開展論證,并對意見的反饋、采納情況進行了說明,經法律顧問和起草單位(科室)審查,由本部門法制審核機構出具公平競爭審查意見,我單位印發的文件均沒有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2. 深化權責清單制度建設,營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一是市科技局依據法律法規“立改廢釋”,以國家、自治區權責清單指導目錄為參考,做好權責清單動態調整管理工作,積極與編辦對接,按要求核實確認我局權責清單,目前共5項,其中行政確認2項、其他行政權力2項、行政處罰權力1項,明確依據、實施范圍等,在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監督。二是不斷探索優化營商環境。“兩區”建設加快推進,“1+10”科技政策文件陸續出臺。首府各項科技指標顯著提升,新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90家、增長18.0%;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755家、增長18.28%;新增科技創新領軍企業10家,總數已達17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1.7億元,增長29.17%。第五屆跨區域協同創新年會成功舉辦,跨區域科技交流的“朋友圈”擴容到28個城市,簽約項目數量和金額均創歷屆新高。
3. 嚴格重大行政決策流程,把牢規范性文件法治關。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完善依法行政決策民主化,落實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審查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和法律顧問作用,在科技創新政策制定、科技計劃布局、項目指南及重大專項設立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意見,實現重大事項決策行為的規范化,提升依法行政決策能力。2024年我局制定《烏魯木齊市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試行)》等2件規范性文件,均完成合法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我局按照“誰起草誰清理、誰實施誰清理”的原則,制定并印發《市科技局開展規章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方案》,積極組織局屬各單位、機關各處室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常態化的清理工作,確認繼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19件,均在網站進行公示,并全部逐一完善政策解讀,接受社會監督。
4. 深化法律顧問全覆蓋機制,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充分發揮法律顧問職能,為局系統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結合本部門法治建設特點,積極推行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制度,聘請4名法律顧問,為重大改革、重大決策、重大項目、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參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及公平競爭審查的起草咨詢、論證提供法律服務。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促進依法行政,為推進建設法治政府戰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2024年法律顧問在我單位15個文件的制定過程中提供法律意見;參與5個協議、合同的修改、審查。
(三)強化矛盾糾紛化解和“法治為民辦實事”
1. 完善多元化預防調解機制,解決企業科技創新實際困難。一是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調解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和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現實需要,制定《烏魯木齊市科技局行政調解工作制度》,進一步發揮調解制度功能,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今年以來,市科技局沒有發生行政調解、行政復議案件,沒有發生重大復雜矛盾糾紛,沒有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案件。二是實施“法治為民辦實事”,積極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廣泛開展技術政策宣講10期,參加企業1000余家。組織召開烏魯木齊市研發投入歸集工作培訓會議,座談會覆蓋全市50家重點創新企業,進一步提升了我市企業開展科研項目以及研發費用歸集的意識。推薦申報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400余項,推薦全市200余家企業申報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獎補,通過推進科技創新政策法規實施,解決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難題。
2. 壓實行政機關應訴責任,提升司法決定履行效能。積極發揮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在有效預防和化解相關行政爭議的作用,制定《市科技局行政機關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制度》《市科技局負責人行政訴訟出庭應訴工作機制》,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一直以來,市科技局沒有發生行政訴訟案件,沒有發生重大復雜矛盾糾紛,沒有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案件,無需要執行的行政訴訟、復議決定書,未收到需要落實實施的人民法院司法和人民檢察院建議,以及行政復議機關復議意見。
(四)規范化推進行政執法建設,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 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依法依規推進創新驅動。市科技局制定了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在“三項制度”中明確本單位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機構,制定完善30余項行政執法制度,購買執法記錄儀器,有效規范行政處罰行為。全面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行政執法事項清單、流程圖和服務指南動態化管理,接受社會監督。針對本單位1項科技成果執法事項,制定雙隨機執法抽查計劃、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市場主體名錄庫、抽查事項清單,并在網站公示,依照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開展行政執法,經對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成果部分單位進行抽查,無違法違規現象,無案件發生。
2. 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行政執法行為。一是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關于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科學實施行政決策,規范依法行政行為,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推進行政執法方式創新,為推動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二是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我單位權責清單中有1項行政處罰,即對違法科技成果管理規定的處罰,已將執法清單在網站公示公開,我局行政處罰基準、范圍、種類、幅度,嚴格參照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執行。
3. 嚴格執法人員資格管理,規范持證上崗制度。我單位不斷健全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加強執法常態化培訓,制定學習計劃,每年組織持有執法證和監督證件人員參加法律法規政策培訓,保障了行政執法人員全部完成每年60學時以上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培訓學習,全面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素質。目前,我單位持執法證人員4人。在履行執法工作中,我局嚴格執法程序,執證上崗,目前沒有發生無證上崗現象。
(五)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1.落實普法責任制,精準服務企業。全面推進“八五”普法工作,鞏固深化普法責任制,全面推行“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用工誰普法”,結合行業特點與工作實際,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普法宣傳活動。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行業法律法規的宣傳同科技項目申報培訓宣傳相結合,聯合區(縣)科技部門,組織業務骨干深入企業開展系列宣講工作。
2.多維普法培訓并舉,精準助力企業發展。充分發揮專家作用,結合實際業務工作,采取線上釘釘培訓、騰訊會議和線下點對點輔導結合的方式,面向科技系統干部職工和高新技術企業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研發費用歸集政策等法規的宣傳培訓活動,全年累計開展10場培訓活動,培訓企業1000余家,積極向企業宣傳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企業依法管理,并督促企業守法生產、經營。
3.拓展普法宣傳渠道,增強法治服務效能。依托“科普活動月”“科普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等活動,加大對廣大市民、農牧民、企業、科研院所專業法律和科普知識的宣講,將消防條例、防災減災、反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日常生活中蘊含的知識向居民耐心講解,讓法治宣傳工作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存在問題
一是制度保障體系仍需完善。科技工作人員自身素養亟待提升,依法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管理能力,與面廣量大的創新能力提升任務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依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措施多元化不足、舉措不多需,為企業發展提供各項政策支持的法治保障尚不到位。
二是創新服務效能有待提升。科技創新政策解讀不夠深入細致,面向企業的宣傳推廣工作覆蓋面和滲透力不足,科技領域法律法規及配套支持政策的宣貫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同時,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與科技創新服務需求之間仍存在差距,服務能力建設需要持續深化。
三是創新主體意識亟待加強。企業側重生產經營活動,重生產經營、輕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創新法規認知不足,企業管理層創新理念相對滯后,未能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戰略價值及其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各區(縣)和職能部門在創新法規政策的貫徹落實方面仍存在不到位現象,政策執行“最后一公里”有待加強。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始終堅持用黨的理論武裝凝心鑄魂。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學習,用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舉旗定向,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凝心鑄魂,高質量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專題學習,帶動科技部門廣大干部職工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法治意識,帶頭尊法學法,模范守法用法,全力推動我市科技領域依法行政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是以法治思維指導和促進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完備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深入落實《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動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1+10”系列科技創新政策扎實落地,瞄準我市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布局技術創新需求,依法依規為重大科技項目落地提供服務。落實依法推進科技創新主體責任,加快落實科技進步法律相關要求,加快財政科技投入,推進“卡脖子”技術攻關,積極落實企業研發投入補助相關政策,大力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加強科技隊伍的建設管理,提高整體執法水平和能力,確保公正、文明、規范執法。加強規范性文件等科技政策管理,全面落實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等,以高質量法治建設工作激發科技創新活動。
三是深入扎實開展普法教育。加強法律專業知識和溝通技巧的培訓和學習,持續提高普法隊伍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整合資源,落實好“八五”普法工作任務,積極通過多種形式針對服務對象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科技政策解讀,形成知法、守法、依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科技領域法治水平。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局
2025年3月28日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