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a一级毛片亚洲欧洲,亚洲色图50p,亚洲日本韩国一区,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2025

02/27

16:23

來源:

烏魯木齊市財政局

字體:【
訪問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烏魯木齊市2023年度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

2024813日在烏魯木齊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申建強

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烏魯木齊市2023年度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管理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總體概況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截止2023年末,全市(不含金融企業)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計510戶,其中:市本級監管企業250戶、各區(縣)監管企業249戶、市屬非監管企業(市屬職能部門管理)11戶。2023年末資產總額6,090.05億元,同比增長3.5%,負債總額3,949.39億元,同比增長2.4%,所有者權益2,140.66億元,同比增長5.6%,資產負債率為64.8%,同比收窄0.7個百分點;202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36.33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利潤總額10.83億元(不含參股企業新疆燃氣集團),同比下降27.1%;上交稅費18.59億元,同比增長13.5%,勞動生產總值94.78億元,同比增長7.7%

(二)主要經濟指標近三年對比情況

資產總額較2021年末5,594.33億元,增長8.9%,負債總額較20213,633.41億元,增長8.7%,所有者權益較2021年末1,960.92億元,增長9.2%;營業收入較2021年末411.64億元,增長6.0%,利潤總額較2021年末8.87億元(不含參股企業新疆燃氣集團),增長22.1%;上交稅金總額較2021年末15.23億元,增長22.1%,勞動生產總值較2021年末88.69億元,增長6.9%   

二、市本級監管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情況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截止2023年末,市本級監管企業(不含金融企業)全級次共250戶。資產總額4,073.95億元,同比增長2.3%負債總額2,656.60億元,同比增長1.3%所有者權益1,417.35億元,同比增長4.0%資產負債率65.2%,同比收窄0.6個百分點;202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0.25億元,同比增長0.8%實現利潤總額3.31億元(不含參股企業新疆燃氣集團),同比下降16.8%;上交稅金9.29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勞動生產總值58.57億元,同比下降3.8%

(二)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在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的基礎上,乘勢而上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點從聚焦主業、做強實業、優化布局、科技創新、打造現代新國企等五個方面集中發力制定新一輪方案,10個方面制定31條改革任務、39項具體措施、108條任務清單,構建深化改革提升的“四梁八柱”,為我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

(三)穩步推進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

積極開展制度立改廢釋工作,梳理匯總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及相關制度,啟動國資監管政策法規匯編編纂工作,年內制定出臺涉及對外捐贈、業績考核、中層管理人員辦法等10項監管制度,主動公開《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對外捐贈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3條,著力將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改革不斷引向深入。同時,穩步推進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指導和督促監管企業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項目的合規管理,及時堵塞經營管理漏洞,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持續優化國有資本結構布局

多年來,市本級監管企業構建城市運營安全網,投資建設了“田”字路、棚戶區改造、煤改氣、供排水、燃氣熱力等一大批標志性的基礎設施項目和民生改善工程,持續優化水資源利用,形成源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回收全產業鏈。投資15.7億元的婁莊子供水工程投產運營,全年實現供水802萬方;甘泉堡第二凈水廠提前投產運營,全年利用外調水5,104萬方;全年自來水制水量3.64億方約占全市的95%、污水處理2.23億方約占全市的85%。供氣保障22.03億立方約占全市的80%;公共交通客運量2.64億人次約占全市的57%;供熱面積8,300余萬平方米約占全市的38%引入國內煤層氣行業龍頭企業中聯公司,通過增資4.14億元控股國盛新能源,依托其優勢加快推動米東區煤層氣區塊產能建設,新打66口井,改造34口井,2023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形象進度)218.8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額的107.9%,在民生保障、城市運營管理、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取得重要進展

推進臨空集團股權無償劃轉至新疆機場集團,有效解決235億元建設資金缺口,減輕財政負擔,保障重點項目順利實施;陸港集團并入新疆商貿物流集團,變更管理層級,優化組織架構,11月開行新疆中歐(中亞)“天山號”班列,完成1,63235列貨物集結,聚集資源稟賦,促進企業發展整合公交集團與城市快速公交,實現產業融合,形成“線路優化、管理規范、運營高效”的經營機制,提升城市綜合服務保障能力;整合水業集團與昆侖環保,多措并舉提升發展質效,服務保障民生。

(六)存量資產盤活利用取得新成效

分類盤活存量資產,通過轉讓、出租等方式加快老舊廠房、住宅、辦公用房、商品房等資產的盤活,實現收入1.65億元;通過清算注銷、掛牌轉讓等方式實現股權處置收入0.6億元;分類分批推進99宗(面積9,482.59畝,摘牌價172.02億元)存量土地的盤活,通過自主開發方式投資13.74億元盤活面積合計241.11畝的存量土地4宗,銷售存量商品房實現收入30.95億元,采取市場化方式銷售轉性后(保障房轉為商品房)的35個安置房項目3,210套存量房產實現收入4.02億元清收應收賬款13.78億元,最大限度盤活國有資產,釋放國有資本潛能。    

(七)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利用公司債、中期票據、永續債等融資工具,對到期可置換的債務予以置換,降低融資成本,延長還款期限,減輕償債壓力。制訂償債計劃和債務化解方案,提前90天安排還款來源,一筆債務對應“一個化解方案、一個備選方案、一個應急方案”,實時更新還款進度及資金使用計劃,全額化解年度到期債務379.26億元,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紅線。

(八)切實發揮考核激勵導向作用

一是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持續推進國有企業瘦身健體,開展“壓減”及“兩非、兩資”等專項行動,系統梳理虧損企業戶數及“壓減”企業處置名單,按照虧損原因、虧損數額、行業分布進行多維度分析,“一企一策”明確治理目標、措施及完成時限。壓減法人企業9,處置“兩非、兩資”企業2,清算注銷資不抵債企業15戶,企業虧損面下降19.6個百分點,促進企業提質增效。二是考核體系不斷優化。完善企業負責人考核與企業功能定位相適應、企業經營業績相掛鉤的薪酬分配機制,以效益為核心設置不同考核權重,以對標行業指標為依托注重同類企業間橫向比較,以突出個性指標為導向實施分類和差異化考核,增強考核的針對性、科學性、精準性,以正向激勵激發企業活力。

(九)社會貢獻作用進一步增強

市本級監管企業2023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00.0%實現勞動生產總值58.57億元,2021年至2023年,累計上交稅費26.11億元、上繳財政國有資本收益6.61億元,在嚴格保障財政稅收收入,實現生產要素增值,滿足社會公共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規模與收益不匹配

截止2023年末,市本級監管企業資產總額4,073.96億元,主要集中在城市運營管理和民生保障領域,投資項目多數為公益性項目,具有明顯的城市國資特征,無收益、低收益及棚戶區改造形成的公益性資產2,569.40億元,占年度資產總額的比重達63.1%2023年實現利潤總額3.31億元(不含參股企業新疆燃氣集團),資產規模與經濟效益不匹配,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不強。   

(二)企業債務償還壓力大

市本級監管企業承擔著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籌資任務,2023年到期債務379.26億元,其中,通過自有資金化解50.57億元,借新還舊方式化解328.69億元。同時為落實保民生任務,2022-2023年累計融資48.7億元,妥善處置房地產項目風險隱患,進一步推高了帶息負債規模。企業自身經營收益難以覆蓋債務本息,存量債務主要通過“借新還舊”方式化解,又通過融資解決生產經營資金缺口,堆積疊加形成了較高的債務規模和運營成本。   

(三)業績考核制度不完善

以往考核辦法參照國務院國資委“一利五率”考核體系,側重于財務性指標進行考核,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財務數據往往根據相關需求存在可調整性,未能全面準確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在聚焦責任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等方面結合實際不足,對不同功能和類別的企業差異化考核標準不足,考核方法的精準性規范性有效性不足,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分配機制不足

(四)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不足

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面臨多元化變革,在選人用人、干部隊伍建設、干部儲備培養等方面提出更高、更精準的要求。市本級監管企業職工人數23,633人,其中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13,266人,工勤人員10,367人;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2.9%,本科學歷占比41.0%,大專學歷占比37.3%;企業中層正職干部355人,其中45歲及以下人員占比27.9%46歲及以上人員占比72.1%;中層副職干部556人,其中45歲及以下人員占比50.9%46歲及以上人員占比49.1%;職工人數中正高級職稱占比0.1%,副高級職稱占比1.2%,中級職稱占比2.8%。企業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中層干部隊伍年齡結構老齡化,高水平、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相對匱乏,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人員支撐力量不足。     

四、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持續優化國有資產布局結構

著眼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緊盯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建設契機,積極布局新能源賽道,做優做強會展產業,促進文旅產業提檔升級,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培育,推進糧食產業延鏈補鏈,創造企業發展新機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數字化轉型計劃,加強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明確企業功能定位和主責主業,以出資關系和產權層級為依據,圍繞構建“一企一業、一業一企”的產業格局,在集團間實施戰略性重組,在集團內部推動同質同業整合,聚焦提升產業聚集度、增強核心競爭力、激發發展潛能。

(二)高質量盤活存量資產

全面排查市本級監管企業閑置存量資產底數,夯實國有企業資產家底,分類制定資產盤活方案,通過優惠促銷、多盤聯動等多種方式盤活存量商品房;通過租售、招商、盤活、改造等方式盤活企業自持的房產、產業園、場地等閑置資產;通過公開掛牌、轉讓、清算退出方式退出控(參)股股權資產;通過自主或合作開發方式,盤活存量土地;合理利用和配置存量資產,提升資產運營效益。

(三)防范化解債務風險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利用多種融資產品籌集償債資金,保證年度到期397.61億元經營性債務的化解;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動態監控到期債務,對債務利率較高、債務集中到期的國有企業,通過債務重組、置換等方式,緩解償債壓力。規范企業擔保行為,指導監管企業完善相關制度,對有代償風險的擔保業務及時采取資產保全等應對措施,最大程度減少損失,確保企業風險可控、運營可持續。

(四)完善經營業績考核激勵機制

聚焦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注重企業經濟價值、戰略價值、功能價值,修訂完善《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全面統籌企業“三大責任”,以對標促達標、以達標促創標,著力打造4+4+N”企業負責人薪酬考核體系,實施“一企一策”差異化考核,充分體現薪酬與經營業績考核緊密“掛鉤”的強激勵和硬約束,更加注重市場分配導向和價值創造能力,更好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五)建強干部人才隊伍

研究出臺《烏魯木齊市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隊伍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5年)》,著力提升市屬國企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推動高質量發展水平;大力培養使用優秀年輕干部,重點掌握一批具有培養潛力的80后、90后年輕干部,動態跟蹤、大膽推薦使用;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積極爭取各級人才政策支持,不斷改善國企人才隊伍學歷年齡結構;加大兵地、政企間交流輪崗掛職力度,借助高校培訓資源抓好干部教育培訓。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饶河县| 崇信县| 沁源县| 永康市| 北安市| 大安市| 乐业县| 平顶山市| 巴林右旗| 革吉县| 阿合奇县| 九龙坡区| 东乌珠穆沁旗| 兴安县| 乐至县| 上犹县| 革吉县| 汉沽区| 抚宁县| 崇明县| 阳高县| 同仁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长沙县| 弥渡县| 赤峰市| 林芝县| 新泰市| 浮山县| 阿克苏市| 南通市| 普洱| 兖州市| 嵩明县| 长阳| 宜君县| 大荔县| 栾城县| 庆阳市|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