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根據《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指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新政辦發〔2022〕69號)要求,我們修訂完善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24年4月2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我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執法行為,充分體現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合理性,保證公開、公平、公正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切實維護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規范行政裁量權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執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則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以下簡稱《裁量基準》)。
第二條 全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照法定職責對各類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行使裁量權,適用本規則。
第三條 本規則所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權,是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消除情況、違法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等因素,決定是否行政處罰以及給予行政處罰種類和幅度的權限。
第四條 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遵循處罰法定、公平公正、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確保實施的合法性、合理性、適當性。
第五條 地(州、市)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指導并監督下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適用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工作。
第六條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情況或者執法工作實際,及時調整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明確行政處罰裁量的具體細化標準。
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在適用中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出補充規定的,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
第七條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根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消除情況、違法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等因素,根據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合理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行政處罰。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時,作出的行政處罰法律文書應當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在裁量基準范圍內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決定,不得單獨引用《裁量基準》作為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
第八條 行政處罰裁量階次原則上劃分較輕、一般、嚴重三個檔次,分別對應較輕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
第九條 對同一類違法主體實施的性質相同、情節相近或者相似、危害后果基本相當的違法行為,在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時,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應當基本一致,處罰幅度應當基本相當。
第十條 對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定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
第十一條 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依法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除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外,責令限期改正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0日。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先予責令(限期)改正的,應當先予責令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予以改正;當事人逾期不改正的,再依法決定行政處罰。
第十二條 當事人有違法所得,除依法應當退賠的外,應當予以沒收。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先予沒收違法所得,再作其他處罰的,不得直接適用其他處罰。
第十三條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多種處罰應當并處的,不得選擇適用;規定可以并處的,可以選擇適用。
第十四條 法律、法規、規章已經規定行政處罰種類的,實施行政處罰裁量權時,不得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對違法行為人實施罰款的,罰款數額不得高于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數額的上限,也不得低于規定數額的下限。
第十五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處罰:
(一)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
(三)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
(五)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違法行為在法定期限內未被發現的;
(六)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行政處罰:
(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在做出行政處理決定前已主動改正違法行為,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主動供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尚未掌握的違法行為的;
(四)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五)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從輕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
有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和法定幅度內,適用較輕的種類或者在一種行政處罰種類處罰幅度內選擇較低限度予以處罰,但不能低于法定處罰幅度的最低限度。
第十七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從重處罰:
(一)12個月內因同類違法行為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行為嚴重損害被侵權人權益,涉及人數較多或者涉案金額較大,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較長,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
(三)因違法行為引發極端或群體性突發事件、網絡輿情事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
(四)阻撓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隱匿、銷毀違法證據,情節惡劣的;
(五)經行政機關責令停止或者糾正違法行為后,繼續實施違法行為的;
(六)在發生突發公共性事件時實施違法行為的;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應當依法從重處罰的情形。
對具有數種違法行為的,應分別決定處罰,合并執行;不能合并執行的可以從重處罰。
有從重處罰情節的,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具體情節,依法對該違法行為在可能受到的幾種處罰種類中選擇較重處罰種類,或在一種處罰種類內選擇較高幅度予以處罰。
第十八條 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沒有從輕、從重情節的,應當對其予以一般處罰。
第十九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實施行政處罰不按規定適用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由上級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二十條 本規則中有關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規定,所稱“以下”不包含本數,所稱“以上”包含本數。
第二十一條 法律、法規、規章或上級主管部門對行政執法工作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對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明顯不當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
第二十三條 本規則及《裁量基準》按規定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十四條 本規則及《裁量基準》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規則及《裁量基準》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4月30日。《關于印發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的通知》(新人社發〔2014〕20號)同時廢止。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