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新委員:
您好!您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烏魯木齊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關于規范勞務市場秩序,杜絕‘馬路待工’現象的建議”收悉。感謝您對我市就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經認真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積極推進零工市場、零工驛站建設。為解決馬路人力資源市場存在的問題,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更加規范、便捷的就業服務,我市積極推進零工市場、零工驛站建設。目前,已建成5個零工市場,分布在天山區、沙區、水區、經開區(頭屯河區)、米東區。建成27個零工驛站,分布在全市中心城區的各個社區。零工市場、零工驛站從場地、平臺、服務等多方位發力,為零工人員提供政策咨詢、求職登記、職業培訓、職業指導、用工登記、職業供求、信息發布“六位一體”的公益性公共就業服務。一是功能設施完善。零工市場內設置了求職登記區、崗位洽談區、信息發布區、休息區等多個功能區域,并配備了先進的電子顯示屏、電腦等設備,實時發布崗位信息。同時,還提供免費的飲水、充電、Wi-Fi等服務,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二是服務內容豐富。為零工人員和用工單位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包括免費的求職登記、崗位信息發布、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基礎服務;定期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如家政服務、電工、焊工等,提升零工人員的就業競爭力;設立勞動權益保障服務窗口,為零工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勞動糾紛調解等服務,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二)全力打造示范性就業驛站。為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今年,我市將在4個主城區(天山區、米東區、經開區(頭屯河區)、水磨溝區)打造各具特色的就業驛站,把就業服務延伸到“家門口”,依托就業驛站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政策咨詢、信息發布、求職指導、技能培訓、創業服務、人才招聘、權益保障等公共就業服務,擴大就業公共服務覆蓋面,增強就業公共服務的針對性、均衡性和可及性。目前1個就業驛站(天山區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已于3月26日正式揭牌運營,其余3個就業驛站正在打造中,地點擬定于水區南湖市民廣場、烏魯木齊站北廣場、米東區蘆草溝鄉集鎮社區,預計6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新打造就驛站具備以下優勢。一是布局規劃合理。就業驛站選址在商圈、廣場、交通樞紐等人流量較大的區域,方便求職者和用工單位就近獲取就業服務。驛站將與已建成的零工市場形成互補,構建更加完善的就業服務網絡。二是服務功能多樣。就業驛站將提供求職登記、崗位推薦、職業指導、政策咨詢等基礎服務,同時還將結合周邊區域的產業特點和就業需求,開展特色化服務。例如,在產業園區的就業驛站,將重點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能人才招聘、員工培訓等服務;在社區的就業驛站,將針對居民的就業需求,提供家政服務、社區服務等崗位信息。三是線上線下融合。就業驛站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線上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崗位信息在線查詢、在線求職應聘等功能。通過數字化賦能、網格化布局、專業化服務,構建“區位優勢明顯、場景化服務高效、政策咨詢專區、AI數字賦能、黨建+就業公共服務”的5大特色服務生態,將就業服務從“窗口內”延伸到“街面上”,實現就業服務與企業需求、群眾期待“零距離”對接,讓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全鏈條就業服務。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持續優化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服務。不斷完善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功能設施,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其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
(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通過政府官網、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社區公告、招聘會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服務功能、崗位信息、入駐政策等,提高社會知曉度和認可度,引導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單位到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進行求職招聘。
(三)加強部門協同合作。建立健全由人社、城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的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對馬路人力資源市場的整治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各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進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建設與發展,形成工作合力。
(四)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建設與運營。對入駐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工單位等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促進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可持續發展。
再次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烏魯木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5年4月25日
(聯 系 人:張明艷 聯系電話:4680619、18799192829)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