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代表:
您好!您在烏魯木齊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關于進一步放開對外勞動力市場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勞動力市場政策支持。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持續健全就業創業促進機制。堅持市場引領和政府引導并重、放開搞活和規范有序并舉,完善各項就業創業支持措施,強化政策服務供給,促進人力資源跨地區順暢流動,為首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勞動力市場支撐。先后出臺《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烏政辦〔2018〕193號)和《關于印發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烏政辦〔2019〕34號)等指導性文件,積極承接自治區賦權“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核準”事項,發布對外勞務相關政策法規和辦事指南,鼓勵引導更多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勞務合作,為推進勞動力市場健康發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二)落實政務服務“綜窗”改革。規范市場主體登記業務流程和標準,推出企業開辦“一件事”,切實提升政務服務便捷度。將涉及企業開辦的企業設立登記(市場監督)、企業公章刻制(公安)、一照一碼戶信息確認(稅務)、企業社會保險登記(人社)、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公積金中心)、單位醫保參保登記(醫保)、銀行預約開戶(銀行)7個關聯性強、辦理量大、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聯辦事項高效整合,集成辦理,通過系統協同和數據共享,重構辦理流程,優化前后置環節,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政務服務新模式,辦理時間從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跑動次數從8次壓減至1次,遞交材料從34份減少至22份,辦理環節從7個減少至1個。
(三)搭建人力資源供需橋梁。聚焦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和我市特色優勢產業,落實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常態化摸排重大工業項目和重點企業招聘用工需求,針對性開展各類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和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強化企業用工要素保障。開展“就業先行 服務護航”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深入五個功能區塊企業提供就業專項服務,面對面宣講人社惠民利企政策,點對點摸排解決企業在招聘用工、技能人才培育及輸送和創業融資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積極舉辦自貿區專場人才招聘會,促進國內外優秀人才來烏就業創業。2024年,全市舉辦各類招聘活動476場,服務企業1.8萬家次,達成就業意向9.7萬人次。
(四)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結合重點產業發展和勞動者就業增收需求,分類開展多元化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支持企業組織職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大力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實施“新疆工匠”人才項目,建設評選不少于10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推薦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夯實高技能人才培訓載體。2024年,全市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0.74萬人次;新增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9459人次;推薦入選自治區“天山英才”培養計劃新疆工匠項目33人;入選自治區級、國家級高技能培訓基地4家,入選自治區級、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2家,評選建設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
(五)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入實施社會保險全民參保計劃,完善部門協同數據共享長效機制,精準定位未參保人員,對斷保、漏保情況進行動態監測。以快遞和餐飲配送行業為重點開展新業態專項擴面工作,將全市1.66萬名新業態從業人員納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參保人數同比增長8.95%。持續推進1.33萬名繳費困難群體參保動態清零,為8334名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166.68萬元。規范企業勞動用工,開展安保行業、勞務派遣機構規范用工專項行動。推廣應用電子勞動合同,指導快遞行業推進勞動合同制度落實。大力開展治理欠薪工作,嚴厲打擊欠薪違法行為。持續開展勞動用工書面審查和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突出就業優先導向。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促進財政、貨幣、產業、價格、就業等政策協同發力,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推進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
(二)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持續推進人社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動態調整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健全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深化政務服務“一窗受理”,持續提升網上辦事便捷度。
(三)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能力。發揮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動作用,培育人力資源服務骨干企業,加強人力資源市場規范管理,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
(四)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構建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覆蓋職業生涯全程的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公共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鼓勵企業建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推進形成以市場化培訓為主導、行業企業自主培訓為主體的職業技能培訓供給體系。
(五)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推動用人單位及職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會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就業與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聯動機制,按規定兌現失業保險待遇,提供分層分類社會救助。
衷心感謝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烏魯木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5年5月28日
(聯系人:李江 聯系電話:0991-4680705)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
區縣網站 市政府工作部門 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