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就能投簡歷,真是太方便了。”3月26日,艾相哲和朋友路過小西門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時,被門口立著的“就業驛站”標識吸引,走了進去,順道還體驗了一下AI助力他投遞簡歷求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烏魯木齊市發布2025年十件民生實事,其中一件是暢通多元就業渠道。如何暢通?試點打造4個示范性就業驛站,是措施之一。
3月26日,位于成功廣場門前的烏魯木齊市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揭牌,成為我市打造的第一個示范性就業驛站,也是自治區第一個標準化建設的就業驛站。
這個驛站,是什么樣的?能提供哪些服務?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一、借助商圈優勢 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走進驛站,右手邊是咨詢服務臺。這里配置了專職駐點工作人員,為求職人員、企業提供求職登記、政策咨詢、崗位收集發布、社保補貼、創業指導、技能培訓等服務。兩個家政品牌“幫小弟”和“傻根”,也在咨詢臺前擺放了宣傳折頁等,推介自己的同時發布招聘需求。
“能被引入就業驛站這個平臺,非常好。這里人流量大、企業多,不僅招聘需求能被更多人知道,也有拓展業務的空間。”新疆傻根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建蘭說。
在就業驛站墻上,掛有智能調度屏。大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展示整個烏魯木齊市的用工數據,還能調度各區(縣)開展的就業相關服務活動。小西門商圈,有10家批發零售市場、1家大型商超、240多家非公企業、3300多家個體工商戶,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量大。
“區位優勢明顯,是就業驛站選址的一個重要原因。”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科科長董虎說,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地處小西門商圈核心地帶,在此建立就業驛站,便于與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及時了解用工需求,綜合運用電子屏滾動發布崗位信息、求職者“掃碼即查崗”“駐足可咨詢”等服務,也能有效提高驛站的曝光度和使用率,增強驛站影響力,更好發揮驛站輻射帶動作用,是推動我市“就業服務端口前移”的創新實踐。
未來,烏魯木齊市還計劃在米東區、經開區(頭屯河區)、水磨溝區,各打造一個示范性就業驛站。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科科長董虎介紹,后續驛站建設,將充分考量服務產業發展需求、人員聚集密度等要素。通過搭建便捷、高效、規范的雙向互動平臺,實現用工企業與求職者的精準對接,打通公共就業服務的 “最后一公里”。以這些驛站為輻射點,帶動全市就業服務網絡的完善,讓各類群體都能平等享受就業服務資源,憑借高質量充分就業,托起各族群眾 “穩穩的幸福”。
“打通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還將加強高校內外的聯動互通,更好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董虎說,去年開始,我市在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等建設了高校就業公共服務站,就業驛站與高校就業公共服務站緊密對接,共享資源。
二、一問一刷一接 AI助力求職快人一步
站在驛站門口,立即被眼前大屏幕和左手邊兩臺“扎眼”的機器吸引。
就業驛站鏈接自治區一體化就業服務平臺,播放著烏魯木齊市就業大數據信息。這些信息,依托中國新疆人才網等平臺收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而來,包括行業用工需求排行、崗位平均薪酬排行、企業用工風險預警等。
“這是就業驛站的‘指揮中樞’——智能調度屏。這塊大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抓取了我市多個維度的用工數據,為我們的就業工作提供方向。”董虎說,就業大數據滾動發布,這也是我市公共就業服務的創新實踐。
不僅僅是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后續3個驛站打造,這一服務功能也將充分體現。“我們將就業驛站打造為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各區縣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部門的就業‘指揮部’,服務‘新引擎’,通過數據監測、分析等,為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提供決策依據。”董虎說。
引人注目的機器就是AI+求職一體機。
“你好,我想找一份銷售的工作!”隨著記者話音落下,AI+求職一體機的屏幕上就出現了很多個崗位信息。
“在求職者與AI助手的一問一答間,一份份與求職者需求相關的工作就會出現在屏幕上,求職者可按需選擇。”現場工作人員介紹,AI+求職一體機與第三方平臺聯動,求職者選擇某一職位后,通過屏幕提示完成身份核實、崗位報名。很快就會有AI小助手打來的電話,根據提示對答便可生成個人簡歷,隨即直接發送到招聘企業。
而艾相哲體驗的則是咨詢服務臺上的刷臉求職設備,它與支付寶聯動。在頁面上選擇一個中意的崗位信息,刷臉,通過支付寶,AI小助手立即獲得了他的聯系方式等信息,很快就打來了電話,幫助他補充完善個人簡歷。
“現在,投簡歷、找工作也越來越智能,很方便,很高效。”艾相哲說。
“AI助手是集‘就業服務+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人交互+刷臉認證+智能外呼’多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終端,它的引入,激活了就業驛站的內生動力。”董虎說,通過職業測評機器人、AI面試模擬系統等設備,能為求職者提供“一對一”職業規劃、簡歷優化、面試技巧等智能化指導,配備的人社自助服務一體機,也可讓市民群眾現場登記求職信息、了解就業創業相關政策,有效提升就業驛站的服務效能。
三、以創業帶動就業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在驛站的一角,有一些產品擺在貨架上展示,卻并不售賣。這是就業驛站的創業成果展示區,展示的都是我市創業團隊的創業成果。
走上二樓,一場創業導師講座正在進行。國家級創業導師張輝開展了“激發創業意愿”主題講座,“米字格米粉”連鎖品牌創始人靳美嬌為大家分享了“草根創業經驗”。
創業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示范性就業驛站也在支持各類群體創業上下功夫。
創業成果展示區,每月會更換創業產品,既是通過宣傳提升企業的創業信心,也能更好營造創業氛圍,激發更多的人參與到創業中,以創業帶動就業。
創業活動區主要是為有創業意愿的群體提供交流展示平臺。這里會定期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導師講座等活動,邀請本地企業家、行業代表傳授實戰經驗。同時還會適時開展技能培訓和政策宣講。
“我們將以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為依托,不定期開展‘商圈大咖分享會’等創業活動。屆時,會邀請本地優秀企業家、行業代表,分享寶貴的實戰經驗。同時,與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建立緊密合作,為初創者提供政策咨詢、資源對接服務,安排導師進行‘一對一’輔導。此外,我們還會聯合各職業培訓學校,緊扣市場需求與求職者意愿,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接服務。” 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創業指導服務科科長武鵬遠說。
3月26日,在位于成功廣場門前的烏魯木齊市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求職人員在中國新疆人才網搜索招聘信息。記者石磊攝
示范性就業驛站,構建一站式服務體系,推動就業服務升級。除了已經實現的服務,還將適應就業市場變化需求,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
董虎說,就業驛站的建設,將依據所在區域的產業特色、人口結構和就業需求,進一步優化服務內容與功能布局,重點圍繞深化服務效能、擴大宣傳覆蓋面、完善長效機制、推進站點及強化數據支撐等方面展開,持續優化崗位對接、職業指導等核心功能,通過引入數字化招聘平臺、舉辦專場招聘會等提升服務精準度,并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同步加強線上線下宣傳,聯合社區、企業開展政策宣講與就業培訓,制定標準化運營管理制度,深化與政府、企業、高校的常態化合作,形成“需求收集—資源整合—服務落地”的閉環流程。
就業驛站不只“建好”,更要“用好”。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小西門商圈就業驛站建設貫穿了“1456”標準化服務體系。1指“崗位搭橋,技能鋪路,驛站護航”的服務宗旨,4指“專業化、市場化、全員化、智能化”的服務隊伍,5指“暖心、貼心、細心、安心、匠心”的服務理念,6指“政策咨詢、求職招聘、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創業指導、就業援助及勞動關系權益維護”等基礎服務,同時為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就業困難人員提供特色創新服務。
小小驛站,撬動了基層大民生,也為群眾鋪就了一條“家門口”就業路。
但是,有了好的平臺,還要真正用好,才能發揮作用。
就業驛站充分發揮作用,就是要切實保障有人員、有服務,切實滿足企業和求職者相關需求,讓他們“走得進、坐得下、來了還想來”。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