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烏魯木齊市知識產權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自治區局工作安排,對標《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目標任務,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切實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堅持壓實責任,著力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建設。一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等納入黨組理論學習重要內容,作為各級干部的必修課,用好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組(擴大)會議、黨組書記帶頭學法講法等有效機制,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筑牢市場監管工作法治根基。二是強化組織領導,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局黨組始終堅持法治立局,帶頭學法守法、依法決策。深刻理解和把握法治工作“生命線”、“總抓手”地位和作用,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積極履職,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抓好本單位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三是嚴格依法決策,提升依法行政質量。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全程參與市場監管重大事項、復雜或重大案件的集體討論,專題研究重大事項,落實局主要領導對法治建設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的重要職責。四是推進法治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法治建設環境。利用“國家總局網絡學院”“法宣在線”“市場監管大講堂”“強基固本培訓”“領導干部上講臺”“業務骨干講一課”等線上線下形式,組織開展各類培訓講座,保障學法效果落實。
(二)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顯成效。
一是市場主體突出“放”。實現企業開辦極簡辦、智能辦、馬上辦、滿意辦,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7.5%,企業開辦時限由法定的15日縮短至最快1.5個工作日內辦結。全面實現企業設立登記、變更(備案)、注銷等事項“一網通辦”將企業注銷、稅務注銷、社保注銷等環節納入“一網通辦”,實現申請人環節、流程、進度可查詢。推動經營主體“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服務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二是監管執法力求“準”。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探索“一業一查”。2024年市場監管領域部門下達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179個,運用信用風險分類占比90.45%,問題發現率28.57%。公示行政處罰信息2454條。對全市經營主體全面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實現對食品生產企業、電梯維保單位、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等重點領域信用風險分類,著力解決現場檢查事項多、頻次高的問題,大大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推廣“信用碼”,公示“絲路有信”新疆企業信用碼,主體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協同監管格局初步形成。三是服務企業實現“幫”。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開展“計量惠民”提供上門檢驗服務569次,強檢計量器具3.26萬臺,減免費用170.93萬元;下達2024年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25項,批準發布市級地方標準13項,復審地方標準54項。推行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264家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示涉及255種產品的854項標準,同比增長分別為20.54%、30.18%、32.10%。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推薦8項專利申報第25屆中國專利獎,推薦34項專利申報第六屆自治區政府專利獎。
(三)強化安全監管,全力守護市場“四大安全”。一是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全面壓實。指導企業建立實施《食品安全風險清單》,實現規范企業生產行為、提升監管能力水平“雙受益”,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考合格率達100%。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精準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二是切實筑牢藥品安全防線。開展藥品網絡銷售環節集中整治、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強化行刑銜接,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0件。三是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質增效。做好危險化學品、車用汽柴油、車用尿素產品、電動自行車、燃氣具、消防產品等重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確保質量安全監管底線,針對性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貼近民生,開展學生用品“你點我查”。四是特種設備安全責任落實“觸底”。建立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特種設備定檢率99.14%。
(四)聚焦強化綜合執法,市場秩序持續規范。一是高質執行,讓公平競爭審查成效更“實”。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公平競爭審查文件280件,廢止54件。二是持續優化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緊緊圍繞“衣食住行”,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開展民生領域“鐵拳”“雙打”等專項執法行動,開展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守護行動、停車場收費專項檢查。三是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助力消費糾紛多元化解。受理辦結各類投訴舉報3.99萬件,挽回經濟損失918.49萬元。四是定分止爭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規范性文件起草論證、出庭應訴、參與重大疑難行政執法案件審理等方面積極作用,律師參與重大疑難案件討論,提供相關法律咨詢服務。我局實現合同簽訂法律審核意見全覆蓋,2024年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無行政應訴敗訴案件和行政復議確認違法案件。
(五)聚焦提升素質能力,隊伍基礎持續夯實。一是堅持依法行政。恪守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把市場監管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將依法行政情況列入年度執法監督考評序列,明確考評分值和通報制度,建立起涵蓋工作規范、業務指引、執法監督、基礎保障等內容的完備制度體系。二是“全鏈條”開展內部執法監督。清理公布《繼續有效、失效和廢止的規范性文件目錄》,依法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出局合法性審查意見。組織開展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負責人集體討論,召開行政處罰案件聽證會。三是規范市場監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答復工作,明確部門職責,提升復議答復和應訴工作水平,確保市市場監管系統行政行為規范,行政復議權利告知合法,印發《烏魯木齊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決定和行政執法文書中有關行政復議權利告知事項的通知》。以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為抓手,開展執法評議和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對全系統行政處罰案卷進行評查,通過執法監督評議分別發出執法監督告知書、通知書、意見書。防范執法風險,倒逼執法人員規范執法,念好履職用權的“緊箍咒”。四是推行包容審慎監管。規范適用區市兩級制定公布的“首違不罰”清“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清單,堅持處罰教育相結合、過罰相當的原則,對輕微違法行為通過責令改正、說服教育、告誡約談、行政指導等措施,免罰制度惠及的市場監管領域越來越廣。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我們在下一步工作加強和克服。一是全系統執法規范化水平有待繼續提升。特別是執法人員證據意識和程序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重實體輕程序的問題仍然存在。法治宣傳的有效性還需進一步增強,普法形式還有待進一步創新。二是監管工作能力有待繼續提高。法治隊伍需要進一步壯大,基層法制工作人員數量少,執法力量不足,專業知識欠缺,行業監管治理重點與群眾關切熱點之間貼合度不夠,監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三是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市場監管執法領域更寬、覆蓋面更廣,需要掌握的法律更多,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水平已不能滿足當前任務需要,制約了執法效能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質量。四是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多種手段的全鏈條保護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局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緊緊圍繞黨中央依法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總目標、持續推進依法治理,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市場監管法治體系。
(一)推進法治建設,落實五年工作規劃。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五年任務及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部署,組織實施好普法工作。
(二)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研究和實踐。聚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執法各項程序規范等關鍵事項制度保障。構建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運行的監督體制,完善實施、獎懲和保障機制,繼續提升權力運行信息公開程度,全面推進“三項制度”的貫徹實施。
(三)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強化法治意識。貫徹落實《烏魯木齊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以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為根本遵循,推動法治宣傳教育持續深入開展。全面履行部門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深入貫徹“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市場監管法治環境。
(四)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強化人才保障。針對市場監管體制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繼續開展法律法規固本強基培訓,培養一批既精通法律知識又懂業務知識的綜合法制人才。圍繞新法律法規的頒布施行,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