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胡大敏
樓上裝修,把自家屋頂墻皮震脫落了,溝通沒有結果怎么辦?找物業協調?還是到法院起訴?郭學文選擇到所在社區“群眾說事點”反映,經過社區干部協調,僅一個上午,他就拿到了1250元賠償金。
郭學文房屋賠償問題的解決,是今年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眾多社區(村)“群眾說事點”解決居民難題的一個事例。今年3月,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信訪局牽頭組織各社區(村)開展“群眾說事點”設立專項工作,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目前共設立“群眾說事點”88個,及時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
11月12日上午,在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中亞北路街道喀什西路社區“群眾說事點”,轄區居民郭學文正在向該社區黨委書記周春鵬反映樓上住戶裝修將他家屋頂墻皮震掉一事。“我找樓上很多次了,但對方不解決,還讓我到法院起訴,我哪有這個時間啊。”見郭學文越說越激動,周春鵬第一時間與樓上住戶取得聯系,經過溝通協調后,樓上住戶當場支付1250元賠償金。
“沒想到社區‘群眾說事點’這么管用,真是給我們辦了件實事。以后有啥事,就找社區。”郭學文感嘆地說。
周春鵬介紹,今年以來,“群眾說事點”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近20個,主要是鄰里糾紛、勞務糾紛等。“群眾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盡力將他們反映的問題解決好,群眾才會信任我們,有啥事,才會敞開心扉說。”周春鵬說。
今年以來,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中亞南路片區廣州街社區的“群眾說事點”,同樣解決了不少居民的“煩心事”。9月23日,轄區居民劉山在該社區“群眾說事點”反映家中自來水有污染情況,經過了解得知,是同單元居民打開過水熱,導致水質受到污染。經社區協調,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王新偉說,今年3月,經開區(頭屯河區)依托原有的司法調解室,整合資源,在各社區(村)設立“群眾說事點”,讓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敞開心扉說事,社區干部用心辦事,解決了不少群眾反映的問題,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關系,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當然,這個運作模式還在摸索階段,還有許多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王新偉說,信訪部門的調研顯示,雖然“群眾說事點”解決問題成效明顯,但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根據居民生活作息時間不同,下一步,可以在各社區(村)設立流動的“群眾說事點”,將服務拓展到8小時之外。此外,還將完善服務機制,推行規范化服務,如建立說事首問負責制、內容登記制等制度;對于重大疑難問題和事項,當場不能解決答復的,明確辦結時限,并向提出問題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反饋;信訪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群眾說事點”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對辦結事項定期進行回訪,防止問題反彈。
“我們將通過系列舉措,將‘群眾說事點’為民服務向縱深推進,提高基層組織服務水平和能力。”王新偉說。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