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體育事業投入逐年增加,健身步道延伸至小區門口,健身器材投放增加,出了家門就能健身。新疆網訊,全民健身是實現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途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和基礎保障,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十三五”期間,烏魯木齊各項體育硬件設施投入逐年增加;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成倍增長。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加強體育健身場地規劃建設
“十三五”以來,為推動烏魯木齊體育產業發展,烏魯木齊市政府出臺了《烏魯木齊市體育產業聯系點工作方案(2016-2025年)》《烏魯木齊市關于促進文化體育產業發展的若干舉措》等。 《方案》和《舉措》中提到:烏魯木齊市要推進鄉鎮農牧民體育健身工程,加大社會足球場地、健身步道建設和綜合化體育場館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大力推進體育公園建設,著力做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工作。
盤活空閑地、邊角地資源,做好老舊小區、廠房改造等,成為烏魯木齊體育硬件環境打造的重點工作。近年來,烏魯木齊市累計投入2200.3175萬元,完成951個社區(村)室內外公共體育設施投建工作,其中社區健身中心有465個。
全市22個鄉鎮中累計完成17個鄉鎮農牧民體育健身工程,每個鄉鎮投入55萬元,平均每個鄉鎮增加體育場地面積1000㎡;加大社會足球場地建設。截至2019年,烏魯木齊市社會體育足球場館共計46個,面積14.7萬㎡。
截至2019年底,共計建設健身步道、自行車、登山步道、騎行道及步行騎行綜合道共206個,達到188747㎡。
加強體育健身場地規劃建設,在原有17座體育公園的基礎上,結合市民健身休閑需要,新建2個體育公園:高新區(新市區)獨好體育主題公園、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烏魯木齊市居民體質水平,國民體質測定合格率從2014年的82.5%提升至90%以上,2017年達標率91.38%;2018年達標率94.39%;2019年達標率90.1%。
健身步道延伸至家門口
10月21日清晨,家住體育館路的退休職工張秀蓮來到烏魯木齊市體育公園,呼吸著新鮮空氣,與老伙伴們揮動球拍,打起了羽毛球。
公園中打造健身場地,讓市民游園、健身兩不誤。不僅在公園中有健身場地,健身步道還從馬路上延伸至小區門口,打通健身路徑“最后一公里”。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健身路網長度接近30公里,其中一條連接著中亞大道、衛星廣場周邊及廈門路、青島路、廣州街、廣州南街。另一條則位于高鐵片區的小綠谷內環線,連接著大明湖路、香山街、岳麓山街、新醫路西延等路段。
從上海路出發,一路跑到太原路,這是市民劉宇早晨上班的路線。“踩在健身步道上,路面很有彈性,不會傷及膝蓋。 ”
健身,少不了專業場館的支持。紅山體育中心、沙依巴克區體育館、烏魯木齊縣全民健身中心、天山區體育公園等全年免費,為市民提供了健身的好去處。
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當越來越多人養成了運動的習慣,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活躍在烏魯木齊市的跑團大大小小百余個。騎行愛好者更是不分年齡、不分性別。
耄耋老人李存希是烏魯木齊市自行車協會的鐵粉,從退休后開始騎行,騎著自行車走遍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運動起來,讓我越活越年輕。”李存希笑著說。
烏魯木齊市馬拉松協會會長、烏魯木齊市自行車協會秘書長張健說,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運動中來,體會運動帶來的快樂,現在的比賽設置也更接地氣,符合各類人群。3公里的少兒迷你馬拉松比賽,提倡親子共同參加,從2歲的兒童到12歲的小學生,都能報名。10公里的健康跑、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為有一定跑步基礎的市民準備。還有42公里的全程馬拉松,也吸引了不少跑友參與。
多措并舉打造健身軟環境
在烏魯木齊市,已經有太極拳協會、秧歌協會、瑜伽協會等44個運動協會。 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215人,在全市各晨晚練點有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市民進行健身運動。
為打造全民健身軟環境,市體育局推出線上參與打卡運動計劃,提倡全家人一起報名,將運動的時長、次數進行目標打卡,最終實現全家運動,全民參與。
市體育局局長劉毅勇說,近年來,市體育局落實各項惠民體育政策,為百姓提供更多健身的好去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加廣泛地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讓老百姓有更多的健身去處,把全民健身活動開展得更好。
回眸“十三五”·數字看變化
“十三五”時期,烏魯木齊各項體育軟硬件投入逐年增加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累計投入2200.3175萬元,完成951個社區(村)室內外公共體育設施投建工作,其中社區健身中心有465個。
國民體質測定合格率明顯提升
國民體質測定合格率從2014年的82.5%提升至90%以上,2017年達標率91.38%;2018年達標率94.39%;2019年達標率90.1%。
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新增情況
2016年:870人
2017年:683人
2018年:992人
2019年:1404人
附件下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