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燕委員:
您好!您在烏魯木齊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提高城市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適配能力的建議”收悉。感謝您對全市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經會同水磨溝區政府、米東區政府、市住建局、市城管局、水投集團認真研究辦理,我局作為提案的主辦單位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科學建立雨污排水管網建設管護體制的建議
烏魯木齊市雨水管線隨道路由住建部門負責建設,建成后交由城管部門負責維護管理。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明確市城市管理局為雨水管道的責任主體單位。
二、關于開展雨(雪)水收集調蓄研究建設工作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積極響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由住建部門牽頭,在雨(雪)水收集調蓄研究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我市2021年6月成功入圍國家第一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開展為期3年的海綿城市示范城市建設,因地制宜明確了“聚焦雨雪水導致的城市水安全問題,以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為重點,系統推進河流廊道生態修復和長效機制建立”的總體思路。在示范期內,直面雨、雪水管理中面臨的技術難題和盲區,開展了一批引領型、實用型的課題研究,如《研究海綿城市建設對烏魯木齊市城市微氣候及雨—1—(雪)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二是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統籌推進海綿型建筑小區、市政道路建設,采用“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擴容”的系統性措施,結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保障城市排水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三、關于開展污水收集及調配、調蓄研究建設工作的建議
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排水體制為合流制,城市排水依地勢由南向北匯流,分為八大排水系統,污水管網總長度2794公里。目前全市共有污水處理設施14座,總處理規模為106.2萬m3/日、年處理污水2.7億m3,已成為服務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新建河西三期、河馬泉新區及米東區城鎮污水廠,加大再生水水源工程建設。
為強化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優化水資源供給、緩解供需矛盾和減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統籌協調“源、網、廠、河、智”的一體化治水模式,提出城市供排水近、遠期重點建設任務,逐步完善城市供排水網絡系統,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好供排水保障,市水務局已啟動《烏魯木齊城市高質量發展供排水保障規劃》編制工作。
根據合流制排水系統管控策略與冒溢點治理模式研究,修建蓄水池,在雨污分流前起到調蓄削峰作用,有效緩解冒溢,雨污分流后起分流制排水系統徑流污染控制的作用。目前我市正在積極謀劃城區排水系統調蓄工程,計劃在高新區(新市區)、水磨溝區新建3座調蓄水池,蓄水總量5.5萬m3。現正在辦理規劃手續、國土手續及施工許可證,計劃年內開工建設。
四、關于加快補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短板的建議
我市著力加快補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兩河片區污水處理廠基本已完工,預計2025年10月進行調試運營;河馬泉新區污水處理廠2023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10月底完成項目建設。河西三期污水處理廠于2023年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67228萬元,目前已到位資金14300萬元,正在積極籌措資金,推動項目建設。米東區城鎮污水廠及配套管網設施建設項目,2022年8月21日完成立項批復,2023年7月17日完成施工總承包招標,正在辦理轉國有建設用地手續,計劃2025年6月開工,2026年年底完成建設。
五、關于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投運的建議
水磨溝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推進八道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八道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項目業主為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總投資1.2億元,設計處理能力0.75萬m3/d,遠期可達1.2萬m3/d,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項目于2021年開工建設,2024年底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2025年2月完成了運營單位招標,3月底運營單位已進廠開始設備聯調聯試,計劃4月底前完成進水調試,同步推進在線監測、環保驗收等工作,確保9月底前正式投運。
對以上答復,如有意見,請及時告訴我們。再次感謝您對城市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后若有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隨時與我局聯系。
2024年4月18日
聯系單位:烏魯木齊市水務局
聯 系 人:艾紹拓 聯系電話:488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