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縣、各區人民政府,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管委會,市屬各委、辦、局,各縣級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市屬國有企業:
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掌握烏魯木齊市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情況,進一步加強烏魯木齊市文物工作,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國發〔2023〕18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新政辦發〔2024〕4號)精神,切實做好烏魯木齊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依法實施,周密組織部署,確保普查結果全面客觀反映我市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基本狀況。
(二)總體目標。建立全市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立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完善不可移動文物認定公布機制,規范認定標準和登記公布程序,健全名錄公布體系。完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機制,構建全面普查、專項調查、空間管控、動態監測相結合的文物資源管理體系。培養鍛煉專業人員,建強文物保護隊伍,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二、普查范圍和內容
普查范圍是烏魯木齊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對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同時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主要內容包括普查對象名稱、空間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使用情況、保存狀況等。
三、時間安排
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此次普查從 2023年11月開始,到2026年6月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普查標準時點為2024年4月30日。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為普查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建立市、區(縣)級普查機構,按照技術標準和規范,根據普查系統與采集軟件,開展培訓等工作;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為普查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為普查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依法認定、登記并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逐級驗收并向社會公布普查成果。要根據普查結果,及時將重要的不可移動文物核定公布為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四、組織實施
為加強對文物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烏魯木齊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協調工作機制,負責普查組織實施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審定普查工作方案,不作為烏魯木齊市議事協調機構,任務完成后自動撤銷。烏魯木齊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協調工作機制辦公室設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負責普查工作的日常組織和具體協調。其中涉及普查經費方面的事項,由市財政局負責和協調;涉及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方面的事項,由市財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負責和協調;涉及數據底圖方面的事項,由市自然資源局負責和協調;涉及普查宣傳動員方面的事項,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負責和協調。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按照普查工作方案要求,積極提供本系統文物線索,組織動員本系統有關單位配合文旅部門做好普查工作,協助研究解決普查中涉及本系統的重要問題。
區(縣)人民政府是本轄區文物普查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本轄區普查工作,建立本級普查協調工作機制,編制工作方案,報烏魯木齊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協調工作機制辦公室備案。區(縣)文旅局要壓實責任,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普查工作,對三普登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對已掌握的新發現文物線索、普查過程中新發現文物進行調查,依法認定、登記并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本轄區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及時向社會公布普查成果,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各普查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聘用或者從有關單位商調符合條件的人員加入普查隊伍,聘用人員勞務費在普查經費中列支,由聘用單位及時支付,商調人員在原單位的崗位保留,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降低。
五、經費保障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所需經費,按照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研究制定的普查經費保障方案和自治區《關于公共文化領域自治區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普查年度資金需求,由市、區兩級財政分別予以保障。各普查機構要按照國家預算管理規定,加強普查經費的管理,確保資金使用規范、安全、有效,加強普查設備登記、使用與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六、普查質量管理
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統一負責全市普查質量管理工作。各普查機構要加強普查質量控制,嚴格執行普查方案,規范普查工作流程,嚴肅普查紀律,強化事前事中事后數據質量檢查核查,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可信。
建立健全文物普查責任體系,明確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相關責任。建立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堅決杜絕各種人為干預普查數據的行為。采用有效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確保普查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和使用安全。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各區(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如實填報登記信息,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普查資料。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妥善保存普查數據和資料,對普查中涉及的國家秘密履行保密義務。
在文物普查中,發現因人為破壞、監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已登記文物遭破壞、撤銷、滅失的情形,要依法調查處理,嚴肅追究責任,并及時將違法違紀線索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附件:烏魯木齊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協調工作機制名單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2月27日
(此件正文公開發布,附件不公開)
區縣網站 市政府工作部門 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其他